记者走基层|傅杖子村民办起书法展
“一个小山村能有如此多的书法爱好者,还能出这么多高质量的书法作品,实在难得。”5月13日,“梦绕家山”木头凳镇傅杖子村书法作品展在青龙满族自治县幽燕美术馆展出,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、中国硬笔书法协会副秘书长寇学臣参观后这样评价。
这次展出的书法作品,既有经典诗词也有楹联美句,其作者都是傅杖子村的农民,这当中既有年近八旬的老者,也有朝气蓬勃的少年。
“从来没想过,我写的字也能参加全县巡展,太自豪了。”45岁的傅杖子村村民王友山来到现场,认真听取参观者对自己作品的评价,并观赏其他作者的书法作品。
傅杖子村仅有500余户村民,人口不足2000人。这个燕山深处的山村如何与书法结缘?
“在我们村有一句代代相传的家训:字是脸面,是门面。”展览发起者、78岁的书法家傅奇就是傅杖子村人,他告诉记者,这句家训深刻影响着全村人。从牙牙学语的孩童到鬓染霜雪的老者,练习书法是村民日常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。闲暇时,大家铺纸研墨,在横竖撇捺间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;年节聚会时,大家挥毫泼墨,以笔会友翰墨书香竞芬芳。
“特别是写春联的习俗,在村里代代相传。”傅奇回忆,儿时家家户户都会请村里的文化人书写春联。婚丧嫁娶、分家立契等重要文书,也少不了文化人挥毫见证,书法的魅力深深扎根在村民心中,成为乡村文化不可或缺的部分。
傅奇自幼痴迷书法,作品曾多次获奖。今年春节,他返乡时发现,村里各家张贴的春联,有不少作品已颇具专业水准,这让他萌生了举办农民书法展的想法。他的倡议一经发出,便得到村民积极响应,最终征集到21位村民的50余幅作品。
5月1日,书法展正式开展,农民书法家们用笔墨勾勒出傅杖子村文化传承的动人画卷。农民办书法展的消息不胫而走,吸引众多观者前来。随后,该书法展由村级展览升级为全县巡展。
“真没想到会有这么多人来参观,效果远超预期。”提及展览,傅奇难掩欣喜,在他看来,展出的不只是书法作品,还有乡村全面振兴中农民的新风貌。(河北日报记者 张 辉)
关注河北新闻网,了解河北最新新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