听·见|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,特朗普终于“慌”了!
时间:

最近,美国商务部长霍华德・卢特尼克在一次公开活动中承认,特朗普政府对中国加征关税所引发的“痛苦”,让他和总统都感到“害怕”,这一事件也一度也上了热搜。这句不加掩饰的实话,戳破了“加税无害”的迷思,也揭示了当前美国对华经济政策的困局。
作为政策的顶层“设计者”,美国商务部长终于表露“害怕”。他本应是坚定贯彻者,却在现实面前语带犹疑。更具讽刺意味的是,卢特尼克随后仍辩称“消费者不会买单,物价不会上涨”。可就在他话音未落时,现场观众对是否感受到关税带来的影响那一句坚定的“是的”,打断了这场言不由衷的自我安慰。
政客或许可以装作无事发生,但加征关税的痛,已经切实传导到了市场的神经末梢。当一箱原本十几块钱的水果涨到二十多块,一双童鞋比上个月多出了几块钱,老板不敢多进货,员工迟迟等不到涨薪。这些没有大张旗鼓说出来的变化,就真实地藏在每一次刷卡时的叹气里。
面对市场反馈,美国政府还能继续装聋作哑,用“意志力”压过现实吗?如果连商务部长和总统都感到了“害怕”,说明政策影响已经超出预期。经济从来不是喊口号能撑起来的结构,民众的承受能力也不是一个可以反复试探的底线。当政策与民意间出现裂缝,再继续掩盖问题,只会失去更多信任。
真正有力的政策,不是表面上看起来“坚定”,而是在经得起现实考验之后,依然能赢得民心。如果明知“会痛”还要“硬上”,那就该准备好为这场疼痛负责。否则,面对物价上涨的账单和民众的质问,解释终将苍白,回应也只能是沉默。
(张洁茹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