甜美文章网 手机版

财面儿·中报深解丨从好房子到年轻力生态 大悦城多维布局打开可持续增长新路径

时间:

进入9月,上市房企财报披露趋于尾声。据choice数据,沪深港三大交易所总共286家上市房企已披露中期业绩,净利润为亏损的房企达89家。即使如此,仍然有不少坚持稳健经营的房企展现出逆势发展的韧性。

8月29日,大悦城按期披露2025年上半年年度报告。报告显示,上半年,公司实现净利润7.48亿元,同比增加7.10亿元;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.09亿元,同比增加4.72亿元;购物中心实现销售额约220亿元,同比增长12.2%。

稳健发展的背后,得益于大悦城“轻重结合”的业务结构优势,持续推动整体发展质量提升。与此同时,公司在融资方面也取得了显著进展,资金结构持续优化,融资成本有效下降,不仅夯实了经营层面的稳定基,也在当前房地产行业信用修复进程中具有显著的标杆意义。

上半年,行业下行压力持续,债务违约风险犹存,大部分房企流动性问题较为严峻,房企融资仍然呈现收缩态势。克而瑞监测报告显示,今年上半年,房企融资规模1844亿元,同比下降30%。其中,二季度融资1004亿元,同比下降25%,仍处于历史低位。

基于此,大悦城高度重视科学的债务管理与现金流安排。从财报来看,截至2025年6月末,公司经营活动净现金流26.87亿元,同比攀升38.15%。“造血”能力的显著提升,成为行业调整期内,企业应对市场不确定性的重要支撑。

同时,在行业融资整体呈现收缩的大环境下,大悦城顺利完成首期私募债16亿元发行,有效降低综合融资成本。上半年,大悦城新增借款平均成本2.85%;综合融资成本为3.64%,较上年末下降42个基点。中诚信国际信用评级有限公司、中证鹏元资信评估股份有限公司维持公司AAA主体信用评级,充分体现了资本市场对大悦城稳健经营的肯定。

稳固的资金储备,为大悦城在产品力层面的持续提升奠定了坚实基础。

大悦城在财报中指出,公司聚焦改善型需求,以国家好房子“安全、舒适、绿色、智慧”标准为基础,洞察客户对智慧健康、功能空间等需求,融入悦系及壹号系产品进行迭代,构建了以“主动健康场景生活”为价值主张的好房子产品体系。公司上半年通过“好房子实验室”测试前沿技术,下半年还将结合试点项目封装成果、推动好房子产品落地,持续升级公司住宅产品,进一步提升住宅产品竞争力。报告期内,公司销售型业务实现全口径签约86.4亿元,签约面积47.9万平方米。

在产品力持续优化的同时,大悦城始终坚持聚焦核心资源、严控风险的发展原则,将战略布局深度锚定高潜能城市。财报显示,大悦城深耕一线及强二线城市。报告期内,公司围绕库存去化等方面持续优化现有土储结构。公司土地储备主要分布于京津冀、长三角、长江中游、粤港澳大湾区、成渝等核心都市圈,土地储备可售货值约1105亿元。

业内人士表示,核心都市圈的土储布局,既确保了土地资源的保值增值潜力,又通过库存去化优化降低了资金占用成本,提升了资产周转效率;而“好房子实验室”的技术研发与试点落地,更将为长期产品竞争力与品牌溢价提供支撑。整体来看,大悦城在行业调整期内,通过清晰的战略聚焦与精细化运营,实现了产品、布局与财务的协同发展,为后续穿越市场周期、实现高质量增长筑牢了根基。

在本轮行业周期中,传统开发业务天花板逐渐显现。面对这一结构性转变,大悦城以战略前瞻性积极应对,精准把握变局中的挑战与机遇,采用“轻重结合”的发展模式,一方面聚焦于改善型“好房子”产品的打造,另一方面加速推进轻资产运营,激发商业板块的内生增长动力,实现资源的高效配置与协同发展。

根据半年报,上半年,大悦城购物中心实现销售额约220亿元,同比增长12.2%;客流量2亿人次,同比增长19.6%;平均出租率达92%。这意味着,商业板块已成为大悦城收入结构中的“压舱石”,持续提升品牌市场吸引力与运营竞争力。

历经18载匠心沉淀与创新迭代,大悦城紧跟中国城市化进程与消费市场的蓬勃崛起,从早期的品牌招商,到如今主题化、场景化的商场营造,已成长为商业地产领域的标杆力量,其商业影响力已渗透到城市消费生态与居民美好生活的方方面面。

作为大悦城落子江西的首个商业项目,南昌大悦城于5月31日正式开业,其以“城市沸腾青年主场”为定位,成为大悦城“年轻力第一品牌”战略的又一重要实践。项目聚焦18-35岁客群,引入220余家品牌,首店占比超60%,涵盖多家城市及区域级首店,开业当日客流突破24万人次,销售额达1630万元。

而于7月12日开业的深圳大悦城,更印证着其作为商业新模态头部“探索者”的运营功夫。深圳大悦城以“盒子Mall+街区+屋顶空间”的开放式布局,打造融合绿植景观、高端餐饮与潮流文化的多维商业空间,汇聚近400家品牌,首店及定制店占比超50%,并联动《玩具总动员》30周年展等多场高端IP展览,构建“嘉年华”式消费场域。据悉,开业首日便吸引客流42万人次,销售额近2000万元。

与此同时,大悦城还积极推动多地项目焕新。上海静安大悦城“夜食天台”成为沪上夜经济标杆,上半年销售突破4500万元;三亚大悦城结合地域特色推出“凿冰挑战”,吸引客流;厦门大悦城以治愈系IP“松仔”结合闽南特色,为都市青年提供情绪疗愈社交场景。

可以看出,大悦城通过打破时空限制、复合多元业态、响应情绪需求,不仅构建出独特的“年轻力生态”,更以可复制的创新范本,持续巩固其作为商业运营头部企业的引领地位。

值得关注的是,在“轻重并举”战略推进下,大悦城的商业版图正持续扩张,除核心购物中心外,大悦城进一步构建写字楼、产业地产、酒店及长租公寓等多业态立体联动、协同发展的业务格局,形成业态丰富的盈利矩阵。财报数据显示,其写字楼业务表现稳健,整体平均出租率达90.6%。

在物业服务领域,大悦城同样注重精益运营与规模增长。截至报告期末,物业管理服务已进驻40余个城市,在管项目158个,涵盖住宅、商业、写字楼、产业园等多个业态;合同管理面积约3137万平方米,较上年末增长4.1%,在管面积近2730万平方米,较上年末增长7.3%,为全业态布局提供坚实的后端服务支撑。

业内人士指出,大悦城通过多元化轻资产模式精准把握消费与城市发展脉搏,以创新运营持续引领生活方式升级,不仅开辟了可持续增长新路径,更在行业周期调整中展现出显著的竞争韧性与发展前瞻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