告别“垃圾堆”,中山西环高速又一桥下空间完成蝶变
近日,不少从中山西环高速永宁互通桥下经过的市民发现,此前“脏乱差”的桥下空间已悄然蝶变为“生态草坪”。记者从中山西环高速获悉,此处曾长期受违法占用、垃圾淤泥堆积等问题侵扰,历经近一年的系统性综合治理,片区环境品质现已获得明显提升。


中山西环高速永宁互通桥下整治后的新面貌
时间回溯至2024年8月底前,中山西环高速永宁互通桥下空间长期处于管理困境之中,被违法占用现象屡禁不止,不仅威胁高速行车安全,更对周边的环境卫生造成了持续性破坏,影响周边居民生活质量。

整治前的景象
为积极响应“百千万工程”号召,着力提升道路品质,中山西环高速启动桥下空间综合治理专项行动,将永宁互通桥下空间列为重点整治对象。经与中山市各相关职能部门及永宁社区多次协商沟通,反复研讨优化,最终明确了桥下空间的整治方向。
经过周密的前期调研和规划设计,整治工作严格遵循“清脏、治乱、增绿”的改造理念,分阶段有序推进:首先在桥下空间两侧与地方公路交接处安装隔离设施,避免偷倒现象继续发生;随后对历史积存的所有垃圾和淤泥进行了全面彻底的清运;最后,通过科学选种耐阴植物、铺设优质草坪、安装自动喷灌系统,高标准推进绿化工程。
经过近一年的改造,永宁互通桥下空间实现了根本性转变。标准化草坪如茵铺展,管理模式从应急处理转向常态维护,曾经的“管理负资产”成功蜕变为净化空气、美化环境的“生态正资产”,极大优化了道路沿线人居环境和风貌形象。
永宁互通桥下空间的“蝶变”并非孤例,而是在中山市交通运输局统筹下,中山西环高速推进桥下空间整治提升的一个缩影。近年来,通过“一桥一策”精准施策,横栏北互通桥下“花木复绿”,为高速沿线添上一抹清新底色;古镇互通主线桥下突破单一绿化模式,打造集健身步道、运动球场于一体的文化体育公园,焕发民生温度。
文、图丨记者 张德钢 通讯员 郭航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