荆州高速出入口将焕新,请您来“拍板”!
高速公路出入口是城市进出的大门
也是展现城市形象的重要窗口
为进一步改善交通出行条件
提升服务能力
缓解节假日拥堵
提升通行效率
将对沪渝高速出入口
按照荆州段“四改八”建设方案
实施新改建
对二广高速具备条件的荆州中
荆州南出入口实施改造
每个出入口已形成了
三个规划设计方案
现在对方案主要内容进行展示
诚邀社会各界踊跃参与
选出您心目中的“城市形象窗口”

对沪渝高速荆州古城互通(小北门)进行原位改建,对原沙市互通(锣场)进行移位新建,新增荆州新城互通,沪渝高速出入口由2处增至3处;对二广高速荆州中、荆州南进行原位改造。
01 荆州古城收费站(原位改建)

荆州古城互通效果图(原位改建)
荆州古城收费站位于荆州区,荆州古城北部,中心桩号K1098+297,设置四个收费岛,单边3进或3出,属原位改建。
设计主题:楚风新韵·飞檐凤舞
方案一

顶棚飞扬的曲线与起翘尖角
抽象化提取楚式高台建筑
“如鸟斯飞”的升腾感

夜景效果图
方案二

牌坊式的设计手法
聚焦中心
提升建筑威严感
以空间序列营造
“入境荆楚”的仪式感

夜景效果图
方案三

取形于楚人的凤鸟图腾
突出荆楚风的线型之美
层层飞檐宛若玄鸟展翅欲飞

夜景效果图
02 荆州新城收费站(新增)

荆州新城互通效果图(新增)
荆州新城收费站位于沙市区,对接荆州新城规划豉湖大道,中心桩号K1085+725,收费岛5进6出,属新建收费站。
设计主题:古今传承·书写新篇
方案一

竹简楚书
用现代手法表现竹简书卷
彰显荆州作为楚文化发祥地的
历史底蕴


楚檐新貌
通过层层递进的“楚国红”飞檐线条
彰显楚文化的浪漫与飞扬


历史书卷
层层线条犹如“张开的历史书卷”
颂扬“敬天地而不屈”的进取精神

夜景效果图
03 沙市收费站(移位新建)

沙市互通效果图(移位新建)
沙市收费站位于沙市区,对接上海大道,中心桩号K1080+594,收费岛6进6出,属原沙市收费站东移2.5公里新建。
设计主题:千帆破浪·逐梦未来
方案一

未来之桥
桥墩与现代挑檐的融合
犹如一座彩虹桥
引领沙市从码头城
向未来的跨越式发展


扬帆之城·破浪通衢
滚滚长江水承载着沙市
走向更远的明天


时光之门
传统韵味与交通秩序的融合
是沙市百年商埠
向江汉明珠发展的见证

夜景效果图
04 荆州中收费站(原位改造)

荆州中互通效果图(原位改造)
荆州中收费站位于荆州市沙市区荆沙大道,地处二广高速与荆沙大道交汇处,现有10个收费岛,车道4进7出。该站通行效率有待提升,天棚等设施老旧局部存在开裂毁损,有一定安全隐患。本次设计属原址改造。
本次改造一是优化出入口布置,将中间的出口收费车道改为潮汐双向车道,将荆沙大道自东向西进收费站的上行匝道加宽3m,由单车道扩建为双车道。二是提升绿化景观,改善行车视线。三是对天棚等老旧破损设施进行更新。
设计主题:开放客厅 绿链活力芯
方案一

提取荆州古城楼大屋顶的经典形态
通过现代设计语言重新诠释
屋顶采用轻质铝制线脚横向层叠排列
既还原传统多重檐的层次美感
又赋予建筑轻盈现代的视觉效果
实现历史符号的当代转译


以“楚风新韵·荆楚之门”为理念
融合荆州古城文脉与现代交通功能
主体以层叠钢构台基
抽象楚建筑台基形制
立面提取青铜器夔龙纹元素叠篆
覆以青铜回纹深栗色金属构件
呼应青铜器古朴质感
通过传统符号的现代转译
打造彰显“楚文化发祥地”
标识性的城市门户


以象征吉祥的“中国红”为视觉焦点
抽象化运用城楼屋顶
重檐、斗拱等元素
结合现代材质与构造手法
通过几何化的柱身与镂空檐廊设计
打造兼具文化辨识度与时代感的
城市门户形象

夜景效果图
05 荆州南收费站(原位改造)
荆州南收费站位于荆州市公安县埠河镇,二广高速桩号为K1767+800,设置7个收费岛,3进5出。收费站天棚建成年代较久,外观陈旧、膜材污损褪色,拟进行原址改造,同步对出入口连接线进行改扩建。
设计主题:荆楚古都
方案一

对收费天棚等进行整体翻新
桁架外边缘包浅灰色铝板
加装夜间亮化设施
提升夜间视觉效果


顶棚提取楚国高台建筑
层叠深厚的檐角轮廓
檐口设计呼应
荆州古城墙垛口雄浑肌理
颜色使用楚漆器黄、黑的主色彩体系
强化视觉冲击力


整体造型取意于“楚鼎”
结合荆楚漆器凤鸟纹等经典纹样
以现代材料与结构技术
实现传统建筑的当代转译
展现了荆州的楚汉风骨与创新精神

夜景效果图

连接线
东半幅扩宽5.5米,由一条车道扩建为三条车道
西半幅扩宽2米,由一条车道扩建为两条车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