甜美文章网 手机版

RWA合规监管:制度与技术双重保障成关键

时间:

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张伟泽 实习生 顾欣宇

在8月7日的“锚定Web3.0未来”峰会上,天风投资国际资管公司副总经理陈政霖表示,数字资产合规监管是当前市场的关注焦点。有效的监管体系需要从两个维度构建:一是香港市场针对现实世界资产(以下简称RWA)的制度性监管框架,二是确保运营安全的技术保障体系。制度与技术的双重保障机制,共同为投资者提供了信心支撑和安全保障。

在制度监管层面,香港特区政府颁布的《稳定币条例》在8月1日生效,秉持“相同活动、相同风险、相同监管”的原则,为法币稳定币发行人设立发牌制度。

对此,金杜律所合伙人费思表示,RWA本质上是对传统金融产品的技术升级,把底层数据库从中心化转变为区块链。这种技术升级,是对传统金融产品进行的一种包装。然而,无论包装如何,其内在实质并未改变。

费思强调,监管机构关注的正是其核心实质内容。这意味着,即使将传统证券通过区块链进行技术升级,其本质依然是证券。对此,监管机构秉持“相同活动、相同风险、相同监管”的原则。如果资产的实质内容仍是证券,那么即使经过代币化,它依然会被视为证券,并适用现有的法律法规进行监管。

然而,考虑到区块链技术对传统Web2.0投资者而言仍属新兴领域,监管机构在要求持牌金融中介机构参与RWA发行时,也提出了额外的义务。费思表示,这些义务主要包括识别区块链可能带来的潜在风险,并通过简明易懂的方式和语言,将这些风险信息告知投资者。

在实际操作中,RWA的监管并非没有挑战,其中一个突出问题便是双重监管的复杂性。

陈政霖坦言,以基金为例,一方面需要遵循RWA监管要求,包括后续交易中引入稳定币等,这是一套监管体系;另一方面,底层资产不能违背基金法规定。RWA的终极目的是降低投资门槛以及交易成本、增加流动性,但由于基金法的限制,他们仍需面临一定数额的起投门槛。

除了上述监管挑战,RWA在法律和技术层面也面临着诸多问题。

复星星路科技首席产品官汤卓夫分享,目前监管比较关注的问题是代币和现实资产以什么方式挂钩,以及在交易凭证遗失等特殊情况下,如何确保数字权益的法律效力等法律问题。

汤卓夫解释说,首先是挂钩机制的技术实现。代币与现实资产之间采用何种具体方法建立关联?其次是法律架构的明确性。以1:1挂钩为例,需要明确界定其底层法律结构:代币究竟应被认定为金融衍生品,还是资产所有权凭证?

汤卓夫补充说,此外,如果数字资产交易的交易凭证遗失,法律体系需要解决以下权益冲突:一旦出现纠纷,到底是相信物理凭证的实际持有者,还是区块链上具有完整交易记录的原始权益人。

除了法律层面的挑战之外,RWA产业的参与者也需要通过技术持续优化基建。

万向区块链执行董事杜宇表示,RWA实际上就是将现实资产代币化。代币化可以分为两类,一类是证券的代币化,例如股票、基金和债券等金融产品;第二类是非证券类物理资产的代币化。

对于物理资产的代币化,以新能源行业发电、储能为例,蚂蚁数科Web3业务产品负责人张晨光表示,降本、增收是技术层面需要解决的问题。在降本方面,企业可以通过源头数据的自动化采集、安全验证以及可信设备部署,将运营成本降到最低。在增收方面,企业可以通过发电用电供需关系的交易匹配,将匹配效益做到最高。

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